来源: 交易商 | 2021-11-30 11:42:29| 浏览次数: |
如今的中国外汇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监管的外汇交易商,让人眼花缭乱,中小型零售外汇经纪商顶风作案主动营销的经纪业务,对应着一定程度上遵守中国法律法规政策的服务型咨询业务的大型零售外汇经纪商,这些都让我们对哪些经纪商是优质的哪些是套牌等杂牌军有一个误解。与此同时,网络上各种软文断章取义,诱导人们对整个外汇市场有认知上的偏差,甚至完全是另一个错误的方向。本连载尽可能以比较客观的角度去阐述整个全球零售外汇的起源、发展、现状、监管、兼并购,业务类型、当前的政策、动态等,希望借助这些软文可以让你对这个市场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审视在当前中国外汇市场的所见所闻。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要说到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就不得不先来说一说货币的发展。金融的载体是货币,货币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与时俱进。茹毛饮血的时代,海边漂亮且不易腐烂的海贝是原始的交易媒介。中国的封建社会,出现过秦两半、汉五铢和宋交子等官方授权的货币等,不一而足。纵观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目前看来只有黄金白银不由统治者意志为转移的货币。白银的使用开始于唐朝,鼎盛于元明清三个朝代。据记载,唐元和年间白银年收入量达到10万余两,250年后的元丰年间,白银的总收入量高达21万两,翻了一倍。且分布极为广泛。
马克思《资本论》当中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可见金银在人类生活当中的特殊性。
黄金作为比白银化学性质更加稳定、存储更容易的金属,其流通性却大不如白银,主要原因在于黄金的单位价值更高,但是古代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的价值量却比较低。我们都知道货币具备五大基本属性/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在流通跟支付上,白银占尽优势,但是在其他方面,黄金却大放异彩。
1、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1880-1914年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汽机”为标志,在英国的土地上轰轰烈烈的发展起来,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物美价廉的流水线商品如同猛兽般席卷气球。伴随着这场工业革命,英国与荷兰爆发了四次大规模的海战,并一举夺得海洋霸权,从此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荷寒战之前,发生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影响深远的事件——黄金与英镑挂钩。1717年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担任英国铸币局局长奇迹啊你,将每盎司黄金价格固定在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并且纸币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或者等量的黄金,英国金本位制由此开始。
19世纪初,在英国伦敦这一国家金融城的磁吸效应下,欧洲各国开始效仿英国采用金本位制,黄金开始密切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结算当中。金本位制度于当下21世纪黄金的作用大有不同,尤其体现在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限制上。金本位制度下,英格兰银行发行货币前,要先看金卡当中新增了多少黄金,然后发行等值的英镑;而当下“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的背后是政府信用,也就是国债和税收。而且英格兰发行货币根本无需关注金库中黄金的多少,而只需要看GDP的增长和CPI情况。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汇率风险”的重视和关注。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中的这句卷首语,道出了谁都逃不开历史周期定律。英国虽然在18和19世纪傲视群雄,但是全球一战(1914-1918)跟二战(1939-1945)当中,因为地理位置因素,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元气大伤。反而是美国,孤悬海外,基本没有受到欧洲战场的牵连,反而是为了战争提供武器装备,自己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75%的黄金都已被埋在纽约美联储银行的地下金库当中,美国也在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远超其他老牌发达国家,全球形成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3、美元本位时代:牙买加协议
在英国霸权的时代下,牛顿创造了金本位制;在美国霸权的时代下,哈利.怀特创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经济学领域,牛顿比不上凯恩斯,但是就国际货币秩序体制发展上,牛顿已经远超凯恩斯。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叫作:怀特计划。与之对应的是凯恩斯计划。前者的根本目的在于:用美元取代英镑,与黄金直接挂钩,把英镑踢出国际货币的序列。而后者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和沿用英镑的国际地位,削弱美元的地位,由英镑和美元共同作为世界货币。但由于二战后,英国的军事经济等遭受重创,而与之对应的美国经济等实力急剧膨胀,凯恩斯计划在怀特计划面前流产。
果然,在1971年,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后,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所谓的美元危机,其实就是美元实际汇率大幅度贬值的现象,主要原因是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其操纵石油价格暴涨,令工业化发展程度的最高的美国陷入石油短缺和贸易逆差,最终出现经济危机的局面。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也便不复存在,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也随之消失。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下,各国纷纷走向固定汇率制的反面——浮动汇率制。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而牙买加协议最为核心的内容,便是承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也正是因为这份协议,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使得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的低位大幅下降。